<link rel="me" href="https://www.blogger.com/profile/08925115693373824285" /> <meta name='google-adsense-platform-account' content='ca-host-pub-1556223355139109'/> <meta name='google-adsense-platform-domain' content='blogspot.com'/> <!-- --><style type="text/css">@import url(https://www.blogger.com/static/v1/v-css/navbar/3334278262-classic.css); div.b-mobile {display:none;} </style> </head><body>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 function setAttributeOnload(object, attribute, val) { if(window.addEventListener) { window.addEventListener('load', function(){ object[attribute] = val; }, false); } else { window.attachEvent('onload', function(){ object[attribute] = val; }); } } </script> <div id="navbar-iframe-container"></div> 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 src="https://apis.google.com/js/platform.js"></script> <script type="text/javascript"> gapi.load("gapi.iframes:gapi.iframes.style.bubble", function() { if (gapi.iframes && gapi.iframes.getContext) { gapi.iframes.getContext().openChild({ url: 'https://www.blogger.com/navbar/8424969560805454461?origin\x3dhttp://weizhen-ed.blogspot.com', where: document.getElementById("navbar-iframe-container"), id: "navbar-iframe" }); } }); </script>
Photobucket

现今社会为什么会出现 “草莓族”?
Wednesday, August 10, 2011 @ 7:29 AM
1 )因为草莓族的人特别地被父母娇生惯养,所以一点苦都承受不了。

2 )因为许多人总是半途而废,认为自己无法完成任务,所以变成了草莓族。

3 )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自信,做事吊儿郎当的,导致他们当了草莓族。

报章报道
Friday, August 5, 2011 @ 4:29 AM
根据报章报道,年轻人遇到困难要倾诉时,大多数都会选择朋友,很少会找父母。读了这则新闻后,我感到非常好奇。年轻人和父母有血缘关系,为什么反而会向朋友倾诉呢?我问自己,年轻人和父母关系为什么会疏远呢?是不是因为他们缺乏沟通呢?人家说血浓于水,是什么让年轻人和父母的距离拉开呢?他们的关系为什么恶劣成年轻人宁愿和朋友谈,也不会找父母吗?

我认为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三点。

首先,从个人方面来看,可能年轻人认为父母不会听他们的倾诉,所以不肯和父母分享心事,因此宁愿找朋友。

再来,从家庭方面来看,可能父母给年轻人施加压力,因为太过注重成绩。父母可能要年轻人有文凭,所以要求很高。就因为这样,年轻人可能感受不了父母所因该给的关爱与温暖。竟然年轻人认为父母不了解他们的感受,不关心他们,因此年轻人只好找朋友。那也是他们所谓的唯一排解压力的管道。

最后,从学校方面来看,可能学校活动很多,年轻人在学校的时间比较长,和家人相处比较少,导致他们缺乏沟通。因为和朋友的时间比较多,可能他们谈得话题比较合得来,朋友也比较了解年轻人,导致年轻人相信朋友多过父母。

如果这个问题不尽快解决,将会带来许多严重的后果。

首先,如果年轻人倾诉的朋友是个不良少年,他会印象年轻人的前途。比如,他们会挑战年轻人,不要听父母的话,逃课等。也可能,他们会用吸毒与抽烟来解决问题。如果事情恶化,年轻人会使用暴力,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。一走上错的路,可能会坐牢,后果不堪设想。

此外,如果年轻人继续不和父母沟通,家庭可能会被破坏或疏远。那可能会让对方受到精神挫伤。大家都说:“在家靠父母,在外靠朋友”。如果朋友背叛了那些年轻人,年轻人失去朋友后,又不肯和父母沟通,不是会很辛苦吗?

要解决这个问题,我认为需要从几个方面着手。

首先,从个人方面来看,年轻人应该安排好时间,找父母坐下来好好谈一谈。年轻人和朋友时,一定要有分寸,因该交的就交,不该交的就不要去找麻烦。如果他们有信仰,就可以向他们的个人牧师请教。

再来,从家庭方面来看,父母可以抽出时间和年轻人相处和更了解对方。不管时间的长短,而在乎父母和年轻人的相处时光才重要。

最后,从学校方面来看,学校可以举办一些家庭聚会。一来可让年轻人排解压力,二来可让父母多了解年轻人的生活。学校也可以举办一个讲座会,提议父母该怎么管教年轻人。

因该和谁倾诉,是个人所选择的。如果年轻人不要和父母沟通,那父母不会知道年轻人在外面做什么。如果他们有什么三成两段,又没留言,父母不是深感亏欠吗?如果有人有胆量站出来,勇敢地面对,相信他们会开始接受对方了。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,只有不原意做的人。所以,只要双方肯站出来开始接受对方。一定不会出问题的。

读《目送》感想(一)
Monday, July 4, 2011 @ 10:43 PM
在孩子刚上小学时,他会牵着父母的手,放在心怀中. 正走进校门的当儿,孩子不断地回头看着父母. 年幼又单纯的他,非常粘父母. 因为没有安全感,没有在外面生活的经验,所以依靠了父母. 但是在他十六岁时,已经长大了,不用依靠,也没有像以前那么粘父母了.

在机场,海关检查护照时,一次都没有回头看父母一眼. 在公车站, 二十一岁时, 母亲从楼上望下 , 孩子没有抬头看. 巴士顶着他的背影,过一会儿车子开走,一条空荡荡的街,只有一只邮筒. 孩子不回头是因为嫌母亲太过保护他, 让他感到很害羞, 还是因为他要告诉妈妈, 不用那么辛苦地追呢?

我看,我觉得孩子长大了,有自己的看法, 有些事情父母需要接受, 不会明白的. 孩子确实有道理, 不要妈妈那么追他, 可是, 他毕竟不应该不理妈妈,至少要关心地和她解释. 有时妈妈太过保护孩子,就回舍不得, 导致孩子觉得烦. 但是她毕竟是他的亲生妈妈, 因为太爱他, 所以才会那样. 孩子应该了解妈妈的感受,而不是觉得她烦,没有给他空间. 俗语说: 全世界的妈妈都是爱孩子的, 所以我了解孩子的妈妈的感受.

Labels: